安全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安全带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手机变身信用卡激活你的移动支付生活

发布时间:2021-01-22 05:40:23 阅读: 来源:安全带厂家

6月底,鹭岛厦门正在酝酿着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坐公车、看电影、看演唱会、购物,一部手机全部搞定。是什么让银行卡、月票卡、门禁卡浓缩了呢?一种被称作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技术浮出水面。

在这之前,人们听到更多的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这种射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交卡、门禁卡之中。接近识别器后滴的一声,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不过,这并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NFC。

据成立于2004年的NFC论坛给出的说法称,NFC是基于RFID发展起来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但是,NFC涵盖的应用更广泛、更深入,而且,NFC在手机中的集成,将带来更多有趣且安全的应用。

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移动支付方式吗?中国的移动消费和其它国家相比差距在哪里?还有哪些障碍横在我们移动消费的门前呢?

现行的中国移动支付

其实,移动支付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出现要从1999年底算起,伴随着WAP的应用,手机银行、手机炒股等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形式被移植到手机终端上。

1999至2002年之间,很多银行推出手机银行业务。具体做法是在手机的SIM卡里加进银行密钥,用户需要将手机里的SIM卡更换成STK(Sim Tool Kit)卡才能进行手机银行业务。然而,复杂的操作过程以及相对较高的换卡成本还有用户要到银行的营业厅去换卡的体验,使得第一波移动支付的发展举步维艰。

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从没有放弃这个领域。移动运营商进行手机账单代收费,诸如将游戏点卡和在线教育等业务和系统相连接,产生的费用走运营商自己的渠道而没有经过银行,这样的灰色地带在银行系统看来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第二波移动支付即应运而生。

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合资成立于2003年8月的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打出了“手机钱包”的概念。联动优势Umpay的业务以手机为工具,以银行卡为依托,通过短信、语音、K-JAVA、WAP、USSD等形式发出操作指令。

发出指令后,通过手机钱包服务提供商转到与手机钱包服务提供商签约的该银行卡发卡银行,或中国移动签约服务伙伴,根据客户所发的指令进行操作,为客户提供消费支付、自助转账、自助缴费、账户查询等服务。

中国联通也分别与移动支付公司和银行共同合作进行了手机钱包的捆绑业务。2004年底,凡拥有中国建设银行账户的中国联通CDMA1X用户,在申请手机银行业务后,手机便成为具备理财功能的金融终端。中国联通也在跟负责移动支付运营的上海捷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绑定银行卡之后,可以从银行账户转账为手机充值。

可以说,第二波移动支付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的消费体验,BDA分析师刘斌对类似于Umpay的模式表示了认可,但是也指出:“现在这种模式最主要的业务是对手机账号充值,其它如商户消费、在线购卡等支付业务所占交易量比重很小,而且,现在大部业务是通过短信来确认的,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实现即时消费并不方便。”

来自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以短信形式进行移动支付时,用户不仅要输入繁琐的文字信息,还要记住手机钱包业务的接入码,在发送完请求购买信息之后还要等待运营商的确认信息,这样一来一回,需要等待的时间很长,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通过短信这种方式只适合购买一些数字产品,购买现实中有形商品就显得非常繁琐,不如传统的货币或信用卡支付方便。

在第二波移动支付的发展遇到瓶颈时,是否会有新的业务形式让手机钱包能够真正名副其实一些呢?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和韩国又会给我们以怎样的借鉴呢?

他山之石可否攻玉

日本NTT DoCoMo是发展移动支付业务较为成功的运营商之一。该运营商在2004年7月推出了手机钱包业务,截至到2005年4月底已有用户超过300多万。随后KDDI也效仿NTT DoCoMo,采用相同的FeliCa近距离非接触通信技术于2005年9月正式开始推广移动支付业务。

FeliCa 的IC芯片技术是由索尼公司研发的一种近距离非接触支付技术,最早应用于交通系统。植入FeliCa IC芯片的手机通过在特殊的阅读器前晃动,就可将支付数据、票据或者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移动运营商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

和中国现行实现手机钱包的短信、WAP等方式不同,FeliCa用户不必输入繁琐的文字信息或者浏览手机寻找相应消息。这样既方便了用户,也节省了时间,另外,在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依然能够完成支付。

韩国SK电讯通过与信用卡机构合作推出了名为MONTA的手机支付技术。在SK电讯定制的手机上内置MONETA多功能卡,就可以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上直接刷卡付费,而MEMO手机的虚拟账号功能则可以使用户利用自己的手机号进行在线支付,享受到移动商务带来的便捷。

同样也是在今年6月,飞利浦公司和韩国SK电讯在韩国首尔进行了NFC实地测试,由SK电讯公司员工和其他参与者组成的400人测试群体通过简单地晃动含有NFC技术的手机体验了各种NFC技术应用的超级无线享受。

其实,索尼和飞利浦同为NFC论坛的发起单位,另一发起人诺基亚则是最先推出了具备NFC功能的手机—诺基亚3220,此次在厦门进行的百人试验也正是采用了诺基亚提供的终端。

诺基亚企业创新机构亚洲区NFC事业部总监郑昭东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NFC与日本FeliCa的不同:“飞利浦是采用Mi-fare技术的公司,NFC则是兼容了Mi-fare和Felica技术。现在NFC是提供了一个通信的通道,具体数据处理的方式各个技术都有所不同,在日本因为处理方式不一样,所以,NFC和FeliCa不是可以完全地兼容。”

同时,郑昭东也指出,日本的移动支付是以运营商为主导,这种商业模式有其特殊性。2005年4月,NTT DoCoMo收购日本第三大银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信用卡部门34%的股份,借机进入开放式发卡市场。今年2月,NTT DoCoMo收购瑞穗银行信用卡业务18%的股份,开始将手机钱包与信用卡捆绑。今年4月,NTT DoCoMo推出iD品牌的移动信用卡,正式进入消费信贷领域。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报告认为:NTT DoCoMo通过控股的方式和支付业务提供商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大了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掌控力度,从而非常有利于手机钱包业务的开展和推广。

“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电信运营商的强势和其本土的地域、经济等因素密不可分。回头看看美国可以称得上是全球支付最发达的市场,其银行业非常强势,于是,银行的强势几乎限制了运营商的发展空间,很难在美国市场找出以运营商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案例。”易观国际分析师马凌说。

不过,这并不妨碍近距离非接触通信技术将成为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技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日本FeliCa IC卡技术在移动支付业务中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FeliCa IC卡技术由于能够极大的方便用户操作,因而有利于培养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业务消费的习惯。可以预见,未来近距离非接触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技术。

谁卡住了中国移动支付的脖子?

当我们步入信息社会越来越深时,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也就愈加明显。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的三网合一问题虽然说了那么久,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拿新兴的IPTV而言,这种跨行业经营的业务牵涉着广电和电信两者的利益,势必引发广电和电信之间的博弈。

和IPTV一样,移动支付同样绕不开移动运营商和银行这两个环节。移动运营商掌握着手机用户的资源,而银行账户信息的分量同样是不相伯仲。谁都想在移动支付业务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如果运营商和银行合作,谈好分成比例,就不会侵占银行利益,反而能帮银行提高交易量。如果运营商抛开银行自己做一套,或者给银行分成很少,就会招来银行不满。”BDA分析师刘斌说。

对于运营商与银行合作,赛迪顾问分析师迟聪冰的看法是“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协调需要时间。如果以银行为主体来行事的话,那么,运营商几乎无利可图,只是增加了用户的粘性而已,而让银行放弃话语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条产业链上的分工尤为重要。”

易观分析师马凌则是从渠道、工具和账户的角度诠释了电子支付的三个要素:核心是支付账户,载体是支付工具,基础是支付渠道。“互联网、自助终端等方式构成了电子支付的渠道多元化;支付卡、电子支票、手机卡等构成了支付工具的不断创新;账号从传统意义上讲是银行的控制范围,但是,如果这三点都落实到移动支付方面,移动运营商是完全具备这三种要素的,只不过,账户是银行监管机构的核心,运营商对其的管理似乎是力所不能及。”

正如易观的分析,原则上移动运营商不可能绕过银行开展支付业务,同时,银行系统也加大着对电子支付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理上更是如此。今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同香港金管局召开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研讨会上提出,一些市场创新产品,如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在缺乏规范约束的情况下发展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需要相应的法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

酝酿了两年之久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即将于今年三季度起实施,这也被看作是电子支付企业进入牌照化管理的标志。注册资金要高于1亿元这个介入门槛的提高,使得很多支付平台企业不得不未雨绸缪。

2005年底,首信与PayEase及易智付中国达成协议,以250万美元的价格出让支付网关业务,转让资产包括在线支付业务所有相关应收/应付账款、有形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合约与员工,PayEase易智付继续为“首信易支付”提供技术服务,首信集团将持有PayEase公司25%股权。今年3月27日,国内第三方支付巨头YeePay易宝成功并购了成都著名的西部支付网,这也被看作第三方支付市场洗牌年的首例并购事件。

对此,BDA分析师刘斌认为,会有少数几家大的服务提供商存活,但主要是做手机绑定非信用卡账户类的业务,提供一些整合性的和增值类的业务。易观国际马凌也同样指出,随着今年底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大限临近,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重组与洗牌将不断加速。同时,在目前国内40家左右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中,至少有一半会出局,尤其是单纯提供支付网关、缺乏用户与商户网络的服务商,将会成为国际支付服务商进入中国的“跳板”。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洗牌势必会对国内的移动支付市场产生影响。而更深层次的运营商网络问题、支付安全问题以及培养使用习惯似乎与用户更为接近。之前提到过用户在现有的2.5G网络上体验到的移动支付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有分析人士认为,3G将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契机,而且,国内运营商将采用3G和近距离通信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推进移动支付业务。

谈及安全问题,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隆永红称:“安全是一种感觉,每个参与者的感觉可能不同。一种业务要顺利推进,必须达成各参与者对安全感的平衡,达成安全性与方便性之间的平衡,达成安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从技术上讲,移动支付与其它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系统一样应实现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不过,安全又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它还涉及到业务流程、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

而易观国际马凌则认为,现阶段,阻碍电子支付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产业中各角色的定位、分工、整合,而并非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安全性等问题。“广义的安全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包括的具体内容,有效的管理与组织流程、完善的政策与制度,以及对风险与责任的合理分配,从而建立用户对支付的消费信心。”

当使用环境和安全问题逐步得到保障后,用户的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已有4亿多手机用户,赋予手机更多的功能、更丰富的可选机型、以及更适宜的价格,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是对手机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激活”。

是的,有朝一日,手机不仅仅是手机,它将成为一把万能钥匙,而且,还将记录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此,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生活何时才能到来呢?

买彩票用什么软件

香港六合助手

少年悟空传无限内购版

女神猛将传BT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