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安全带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助学25年的老人病了受助的年轻人赶来悉心照料-【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8:25:29 阅读: 来源:安全带厂家

沈兆骅老人与曾经的受助者刘艳珍。

8月23日,一间陈设简单朴素的房子里,年轻女子守在床边,给躺在床上的老人一勺一勺喂药。看到这一幕,大家一定觉得是家里的晚辈在照顾生病的长辈。其实不然。这个老人是家住省城杏花岭区金刚里社区的沈兆骅,喂药的是他曾经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刘艳珍。最近,85岁的沈兆骅老人生病了,得知消息的刘艳珍专程从临县老家赶来悉心照料。从老人突发急病住进医院到回到家里,刘艳珍几乎寸步不离地看护着。“沈爷爷是我的恩人,他生病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刘艳珍说。原来,沈兆骅老人曾经热心资助刘艳珍和她的家人多年,从她上初中到考上师范学院,一直没有间断过。如今,当上乡村教师的刘艳珍已经成家立业,她把沈兆骅当成自己的爷爷看待。除了刘艳珍,沈兆骅老人从1992年开始资助贫困学生、重病患者,连续25年共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17名重病患者,前后累计资助善款17万余元。最近老人生病,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几个年轻人先后赶来照顾,陪床、买药、侍候日常起居都是轮班倒。老人出院回家后,病情比较稳定了,他们先后回家了,刘艳珍再多帮几天忙。23日,记者来到沈兆骅家,和老人、刘艳珍聊起了他们之间的那些暖心事儿。

1 资助者与受助者成暖心亲人

1.5米的个子,42公斤的体重,背有些驼,但是笑容特别灿烂,说话条理清晰,和颜悦色。在省城金刚里小区的一间普通民宅里,记者见到沈兆骅老人时,他因为生病不能出门,但仍然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沈爷爷特意换了一件新的白衬衫,外套也是我刚洗干净的。”说话的,就是最近一直在照顾沈兆骅老人的刘艳珍。37岁的刘艳珍扎着辫子,装束利落简单,说话干脆爽快,和记者说话的时候,还不忘给沈兆骅的杯子里加热水,扶他站起来在客厅里转悠活动,看得出来对老人照顾得很贴心。“孩子可好了,每年来看我,这段时间我生病也一直陪着我,辛苦她了!”沈兆骅老人声音有点虚弱,眼神里满是感激。“沈爷爷,别这么说,要不是你资助我上学,还帮我家里人,我哪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刘艳珍的眼眶也红了。沈兆骅和刘艳珍原本是资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1996年,当时还在临县一所中学上初中的刘艳珍,从同学那里得知,有一位太原的好心老爷爷在定期资助柳林县的两个贫困学生。刘艳珍的家庭情况很不好,家里的地收成不好,父亲出去打工也赚不了多少钱。刘艳珍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弟弟们还都有残疾,兄弟姐妹们都要上学、吃饭,一家人几乎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刘艳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沈兆骅老人的通讯地址,给老人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得到帮助。“没想到,沈爷爷很快回信了,没几天就到我的学校、家里来看我。”刘艳珍回忆说,当天到她家看到一贫如洗的一家人,沈爷爷就给她的父亲留下200元钱,让他买化肥用。后来还去县城里联系养兔基地,给他们牵线找其他致富方法。自此,刘艳珍和沈兆骅老人,慢慢从受助者与资助者的关系,转变成了暖心的亲人。刘艳珍从初中到大学毕业,几乎每个月都和沈兆骅老人通信两次,后来她工作、成家、生孩子,20多年间,都没和沈兆骅断了联系。“我上学期间不仅得到沈爷爷的学费资助,他还总给我和我家人寄衣服、书籍,每次通信都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些年的信件我都细心保留着,当成我的宝贝一样。”刘艳珍说,真的要感谢沈爷爷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她会竭尽所能地回报沈爷爷。

2 25年做公益,老人不求回报

和刘艳珍一样,对沈兆骅老人心存感激的还有其他20多位贫困学生和17位重病患者,他们都曾经接受过沈兆骅老人资助。1992年,希望工程在全国推开不久,沈兆骅就主动找到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我想上学”的哭诉打动了沈兆骅,于是,柳林县农村孩子杨英成了他第一个资助对象,直到杨英2002年职高毕业开始工作,其间所有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全是沈兆骅捐助的。从杨英开始,沈兆骅的资助对象几乎每年增加一个,短的需要资助一年多,长的达十多年,他们大多是省内家庭经济困难、面临失学的孩子。25年来,20多个孩子因为“沈爷爷”的帮助圆了求学梦。其中几个特别困难的学生,只要谁没了生活费,打个电话,“沈爷爷”就给寄去500元、800元;还有一个学美术的学生,需要电脑画画,“沈爷爷”拿出8000元,让孩子买电脑……从电视、报纸上看到一些重病患者的求助信息,沈兆骅老人也慷慨解囊,送去自己的一点心意。25年来,老人共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17名重病患者,前后累计资助善款达到17万余元。“我每帮一个人,心里就舒坦一点,看到他们有学上、有药买,我就高兴了。”沈兆骅老人说,他从来没有想到得到什么回报,只是想得到他们越来越好的消息。沈兆骅老人的善良感动着那些受助者,孩子们和沈爷爷建起了“爱心家庭”微信群,大伙经常联系,有什么事情互相出主意、想办法。“你看这一床棉被,就是孩子们送的,还有好几件外套,我都穿不过来。”沈兆骅老人一说起孩子们,就滔滔不绝。“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有的已经工作了,他们经常来看我,或者给我打电话。有的孩子给我写信,信上还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沈兆骅说,他付出多年,不求回报,但是看得出,孩子们忘不了“沈爷爷”。每年过年期间,曾经受助的女孩小孟和她的父亲、弟弟都会来到沈兆骅老人家,送来家乡的特产,和老人拉着家常,互相询问近况。小孟如今已成家,并且是5岁孩子的妈妈,当年在老家吕梁市交通学校上了半年学后,因为家里还有弟弟等着钱用,她就放弃了学业,是沈爷爷得知消息后,为她交了学费,才能继续求学。最近老人生病,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年轻人纷纷赶来照顾,陪床、买药、侍候日常起居都是轮班倒。老人出院回家后,病情比较稳定了,他们先后回家了,只有刘艳珍还舍不得走。沈兆骅老人自己的儿女都在太原,老伴去世多年了,儿女们也五六十岁了,经常回来看望老人。刘艳珍一得知老人生病,第一时间赶到太原,陪在老人床前照顾。“马上要开学了,我也不得不回去上班了。”刘艳珍不舍地说,她每年至少来太原两次,来看望沈爷爷,这次沈爷爷生病,明显感觉他身体虚弱了,就想照顾得时间长一点。

3 病床前他还想着帮助别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沈兆骅老人非常喜欢的一句歌词,也是他做公益的初衷。父亲早逝、衣食无着,少年时的经历让沈兆骅印象深刻,早早就体验到生活的艰难与无奈,因此,对于贫困,他更能感同身受,对弱者,也更多了一份关怀。“现在生活比原来好多了,起码解决了温饱,我是一名党员,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能力,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沈兆骅一直觉得自己做的事没什么,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如今,儿女成家,老伴去世,沈兆骅已独居了十几年。一些老朋友们知道他资助的事情后,经常会劝他,“你的退休金才有几个钱,管好自己就行了。”对他的行为不理解的邻居直接说,“你看看你穿的、戴的,那么大岁数了,连自己都管不了,怎么还资助别人呀?”为了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们,沈兆骅自己的三个儿女结婚买房时,他都拿不出多余的钱来,没有帮上忙。自己的生活也是尽量简单,吃穿都不多花钱,省出更多的钱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和重病患者。沈兆骅说,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热心公益,这个社会就会更加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融洽。尽管现在自己生病了身体不好,但他会继续做公益,希望在有生之年把帮助贫困学生的事情坚持到底。

本报记者 张婉 通讯员 刘建军

白炽灯泡

枣片

轴承采购

毛衣链批发

80吨水泥罐

脱硫塔